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中国兽医协会等联合指导出品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近年来,中国宠物约1.24亿只(犬猫)——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的人口。另据《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7岁以上老年犬占整体的23%,同比2023年增长5%;预计未来3年内,中国将有超过3000万只宠物迈入中老年,且宠物犬、猫到院诊疗的占比均有所上升,分别为49%、35.9%。
这些数据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宠物医疗市场将在未来三年,迎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其中影像行业今年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一二。
看好利好背后,专业诊断才是新增长点
在市场利好的背景下,各地相关部门纷纷发布了宠物产业规划。(数据:各省官网 下图源:瞻研究)
然而在一片利好看好的背后,医疗市场背后的宠主痛点更值得关注,这才可能成为下一个增长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宠主对诊疗满意度下降,选择满意的下降4.6个百分点,选择不满意的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价格和诊疗效果是宠主不满的主要原因,占比较2023年上升。
也就是说,现在的宠物医疗市场亟待兼具专业和价格优势的创新医疗产品和服务。宠物医院,特别是中大型宠物医院,如果仅配置传统DR设备,很难对宠主保证专业、保持吸引。这时,宠物医师便纷纷把目光投向更具专业度的CT设备,而这也是宠物影像行业迎来巨变更新的时机,有业内宠物医师就指出,今年很可能是宠物CT的元年。
响应市场需求,企业齐出大招发力CT
有业内宠物医院管理者指出,CT设备不仅能从断面了解病变内部结构,有效提高影像图像质量,同时能对图像进行后处理以及三维重建等,这些很大程度减少了漏诊、误诊几率,从而提升宠物医院诊疗水平,使医院诊断能力达到一个新高度——这也正在成为宠物医院的共识。去年开始,不少业内平台都开始梳理国内有MRI、CT的宠物医院,以服务宠主宠医转诊病例,需求变化可见一斑。
业内大小企业也都察觉到了市场变化,纷纷布局CT。没CT的,抓紧接触,尝试推出CT产品;原来有CT的,抓紧设计更新,推出更多贴合目前市场需求的CT创新产品,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盘点一下:
赛诺威盛,人医影像的老牌企业,在主攻人医影像的同时,早早布局宠物CT,产品从16层到128层分四档全面覆盖,率先把车载CT上门扫查搬到动物医疗,目前着力发展专科CT,例如去年人医推出的16-512层的螺旋CT,在今年小动物大会上就以模型出场了。
东软,人医的老牌企业,去年在展会还推出了针对小动物的SPECT/PET/CT,产品如其名,据称融合了这三种技术功能,实用性上更偏高端科研实验方向。其他老产品NeuViz系列的CT覆盖面也很广,从低中端到高端,从小巧到大型都有,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万东,美的集团旗下企业,也是人医设备资深企业,前身是北京医用射线机厂,产品涵盖MRI、CT、DR、RF、DSA、乳腺机、超声等。近年主力发展磁共振,但目前动物用磁共振仍是老产品。在动物CT方面倒也有新品,在去年展会上推出了TurboTom 3S系列新款CT,配备70孔径+创新软件,定位高端。
联影,近年产品侧重科研方向,例如去年推出一款大动物全身动态PET/CT,后续在公众号持续发布相关科研报告;今年4月又推出一款新PCCT,针对小鼠小兔等活体动物研究。
谛宝诚,人医国资宽腾旗下的老品牌,也是覆盖MRI、CT、DR全系研发生产,早早布局CT。但不同于上的是,该品牌独立于母公司运营,七年专做动物影像,5000+DR用户装机基础,其UI界面、扫描协议、图像算法等可能更符合宠医习惯。今年厚积薄发出了两款新品,各有侧重。一款灵瞳螺旋CT,比原有金刚螺旋,体积对医院更友好,通过算法降低运动伪影,用升级晶体将24排探测器成像提升到媲美32排,保证定位高端和价格优势。另一款则是宝石SE老产品再创新,在速度和扫描层数上做升级,转速最快每圈(π≈3.14)秒,层数1000层,满足医师求速求质的需求,定位更初级。
其他品牌企业也都有发力。之前专做DR的威图选择在去年先发制人,推出新品CBCT,号称兼具DR、C臂、CT等多种功能,抢占了一部分蛋糕;同样这么做的不止一位,百微特也在去年年底更新推出了号称涵盖多种曝光多种重建的60 plus……总之可谓百花齐放,各企齐出招。
回想起2023年中农大的调研,显示CT普及率仅有18.53%,同时52.67%的医生向初诊病例推荐CT检查,呼吁业内影像继续深挖潜力。相信过了今年,甚至其实从现在开始,这个潜力数据已经在迎来大幅度的上升,让我们继续期待,动物影像诊断迎来质的发展和飞跃,宠物医疗市场找到更多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