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财经奥秘,指引财富未来

永球适温消融技术的实践探索与临床思维革新​

2025-11-04 互联网

永球适温消融技术的实践探索与临床思维革新

作者:主任医师 教授 刘振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医药研究开发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 席小平

d53c071bf5e18012b4d75e86a3e55518

内容摘要

本文从方法学视角,系统梳理永球适温消融技术(以下简称 “适温消融”)的产生背景、实践历程、临床成效及创新发展脉络,深入剖析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推广前景与核心临床思维方法。研究表明,适温消融技术通过 “直视操作”“温度可控”“实践验证” 的核心逻辑,解决了晚期肿瘤治疗中 “不敢治、不愿治、不会治” 的长期难题,对后续临床推广、医学创新及基层医疗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IMG_256

一、概述:晚期肿瘤患者的 “求医热潮” 与技术震撼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兰溪永球医院成为全国晚期肿瘤患者的 “希望之地”—— 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晚期肿瘤老年患者,在当地医院因 “局部溃破恶臭” 被放弃治疗后,不惜千里迢迢、辗转奔袭至此寻求生机。这一现象的背后,正是 “永球适温消融技术” 的临床实效支撑。

IMG_256

2025 年 10 月 26 日,“第三期永球适温消融技术培训班暨‘中西医特色技术’学术交流与研讨会” 在永球医院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全国医学界的 230 位专业人士 —— 包括著名专家、教授及数十位医院院长齐聚一堂,通过学术报告、临床病例展示、治愈患者现身说法等环节,直观感受这项技术的突破性。现场展示的鳞癌、黑色素癌、基底细胞癌、乳腺癌、血管瘤等治愈案例,让与会专家大开眼界、深感震撼。也正是这场学术活动,引发了我们对该技术临床价值与思维内核的深入探究,期望通过梳理与分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启迪。

IMG_256

由他主导的“适温消融技术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于2021年11月19日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医疗卫生资源区域配置策略研究》总课题组、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基金管理办公室颁发的科研成果一等奖。

3bb2fa1693bb8a0c77a556150a847c53

“适温消融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于2025年4月19日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医疗卫生资源区域配置策略研究》总课题组、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基金管理办公室颁发的科研成果一等奖。

二、技术背景:基层需求催生的 “宁式小球”

适温消融技术的诞生,并非实验室里的偶然突破,而是基层医生回应患者需求的 “实践产物”。40 年前,永球医院成立之初,创始人宁永球还是一位临床经验尚浅却满怀热忱的年轻医生。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这里每天都会接诊大量被大医院 “拒收” 的患者 —— 他们身患面部黑痣、色素斑、老年斑、血管瘤等良性却顽固的疾病,治疗意愿迫切,却因 “无特效疗法” 被大医院拒之门外。

“基层医生的使命,就是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常见病、难治病。” 抱着这一信念,宁永球开始探索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最初,他尝试用 “金属球 + 酒精灯加温烧灼” 的简易方式开展治疗,没想到竟取得了意外的良好效果:治疗过程中损伤小、不易出血,通过酒精灯控温可实现 “温度可调”,且在直视下操作能精准避开周围正常组织,安全性极高。

IMG_256

IMG_257

这一方法迅速在临床推广,短短几年内接诊患者数以万计,周围同行因其操作核心是 “加温金属球”,便亲切地称之为 “宁式小球”—— 这便是永球适温消融技术的雏形。更令人惊喜的是,临床实践中发现,头颈部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远超传统医学认知,彻底颠覆了教科书 “头面部创面需全厚植皮、皮瓣移植” 的传统理念,为后续技术向恶性肿瘤治疗拓展埋下了关键伏笔。

IMG_256

三、意外突破:从良性疾病到恶性肿瘤的 “跨域探索”

随着 “宁式小球” 在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其 “损伤小、易操作、疗效确切” 的优势日益凸显,也激发了宁永球扩大应用范围的思考。当面对头面部恶性肿瘤、黑色素瘤等被传统临床判定为 “难治” 甚至 “无治” 的患者时,他决定突破 “良性疾病治疗” 的局限,大胆尝试用这一方法开展治疗 —— 这一尝试,竟实现了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的重大突破。

从理论层面看,肿瘤细胞对温度敏感,50℃左右即可迅速凋亡,高温治疗肿瘤的原理早已被学界证实。但传统临床中,因缺乏 “温度可控、直视操作” 的设备,医生往往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治疗中易出现局部大出血,风险极高;二是术后组织缺损需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过程复杂且痛苦;三是认为 “高龄晚期患者无治疗价值”,倾向于放弃治疗。

而宁永球医生却选择 “治别人所不治”:面对被大医院拒收、家庭经济拮据却渴望治疗的老年晚期肿瘤患者,他没有被 “大医院都无法治疗,基层更不敢碰” 的惯性思维束缚。一方面,基层医疗场景让他长期接触各类 “被放弃” 的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另一方面,强烈的责任心驱使他以 “大胆、慎重、细心” 的态度开展探索 —— 最终,用看似简易的 “适温消融” 技术,为晚期肿瘤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临床效果远超预期。

IMG_256

四、实践出真知:适温消融的临床思维内核

临床医学的本质是 “实践科学”,而实践的成效,取决于背后的临床思维。永球适温消融技术的成功,本质上是 “创新思维对惯性思维” 的胜利,深刻印证了 “实践出真知” 的科学规律。

病例图片:

图一、鳞癌:

图二、黑色素癌:

图三、基底细胞癌:

图四、乳腺癌:

图五、血管瘤:

上图同一个病人,间隔3天,病理诊断为什么不同?因你取病理的部位不同,医生的诊断经验不同,都会造成误诊。所临床经验及取病理部位很重要。这癌症病人是云斌带来我院诊治,下午3点钟给于消融手术,晚7点回家未住院。所癌症可怕吗?不可怕,但切记临床看见几个月不愈合的溃疡,要注意。以下三张照片治疗前,治疗后,与现在,我们会一直关注痊愈经过。

同样一种病变,是选择简单实用、效果好、费用低的方法?还是选择复杂的费用高的方法?既决定于医生的经验,又取决于临床思维方法,永球适温消融的实践证明头面部的皮肤与软组织的修复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许多现象是具有颠覆性、从良性、局限性疾病向恶性疾病扩展,癌,黑色素瘤相继开展,随着临床范围的扩大,病例的积累,效果显现,使临床前景更加突出。

IMG_256

(一)突破惯性思维:重构 “晚期肿瘤治疗” 认知

传统惯性思维中,“晚期肿瘤 + 高龄” 等同于 “无治疗价值”,医生往往选择被动放弃。但宁永球通过实践证明:许多 “无法解决” 的难题,并非真的不可攻克,而是缺乏突破思维定式的勇气。

适温消融技术的实践,彻底颠覆了三大传统认知:其一,头面部皮肤与软组织的修复能力远超教科书描述,无需依赖复杂的植皮手术,自身即可实现良好愈合;其二,直视下操作 + 温度可控,可彻底解决治疗中 “大出血” 的痛点,安全性大幅提升;其三,高龄晚期患者并非 “无治疗价值”,通过精准的适温消融,可有效缓解痛苦、延长生存期,甚至实现临床治愈。

IMG_256

IMG_257

(二)复杂问题简单化:回归医疗 “解决痛苦” 的本质

“医疗的核心是解决患者痛苦,而非追求技术的复杂与昂贵”,这是适温消融技术传递的核心逻辑。临床中,许多疾病看似复杂,实则蕴含简单的解决之道:

晚期肿瘤治疗无需依赖高昂设备与复杂方案,一个 “温度可控的金属球” 即可实现 “高温秒杀肿瘤细胞”;

术后创面护理无需繁琐包扎,仅需 “暴露创面 + 每日早晚温凉开水冲洗”,即可避免感染、促进愈合;

组织修复无需植皮,依托头面部丰富的血运,3-6 个月即可自然愈合,大幅降低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

这种 “复杂问题简单化” 的思维,恰恰击中了基层患者的核心需求 —— 方法简单、效果确切、费用低廉,让更多经济条件有限的晚期肿瘤患者能享受到有效治疗。

(三)精准实践规范:筑牢疗效与安全的根基

经过近 30 年的临床积累,适温消融技术形成了一套严谨的实践规范,这是其疗效稳定、复发率低的关键,需重点把握以下要点:

温度个体化: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病灶深度调整温度,避免 “千篇一律”。从 50℃(肿瘤细胞凋亡温度)到 500℃(高温炭化),尤其首创 300-500℃高温炭化方案,填补了行业空白;

癌组织清除原则:直视下操作,利用 “癌组织质地脆、无弹性、易刮除,正常组织有弹性、不易刮除” 的差异,坚持 “边碳化、边刮除、边观察”,确保彻底清除癌细胞,杜绝复发;

创面护理规范:碳化后的创面不包扎、暴露处理,每日早晚用温凉开水冲洗,避免感染发炎;

头面部修复理念:依托头面部丰富血运,无需植皮,3-6 个月即可自然愈合,无需担心组织缺损;

特殊病灶处理:对于位置深、与重要血管神经粘连的肿瘤,因温度可控、无出血、视野清晰,可实现 “不能手术、不敢手术” 患者的消融治疗;对于未转移的肿瘤,秒间高温炭化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切除,且能保留器官功能(如避免截肢、器官破坏),减少转移与复发风险。

IMG_256

五、临床价值与推广:从 “技术创新” 到 “行业赋能”

经过近 30 年的临床验证,适温消融技术已从最初的头面部良性疾病,拓展至头面部恶性肿瘤、肛管癌、乳腺癌等多种病症,其临床价值与推广前景日益凸显。

(一)技术优势:解决临床 “痛点”

适温消融技术的核心优势可概括为 “三低三高”:

低创伤:直视下操作,仅针对病灶组织消融,对正常组织损伤小;

低风险:无出血、无感染,无需复杂麻醉与术后护理;

低成本:设备简易、操作便捷,大幅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高疗效:对未转移肿瘤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高安全:温度可控、视野清晰,可有效避开重要血管神经;

高适配:尤其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与晚期肿瘤患者,适配性强。

IMG_256

(二)学术推广:公益培训赋能基层医疗

为加速适温消融技术的临床推广,2025 年 10 月 26 日举办的 “第三期永球适温消融技术培训班”,由国家卫健系统专业协会、专业项目工程活动组委会平台及金华市医学会联合主办,兰溪永球医院、兰溪永慈中西医结合医院承办。

此次培训为纯公益、纯学术交流活动,通过 “专家学术分享 + 临床病例解析 + 治愈患者现身说法” 的形式,为全国 230 位基层医务工作者搭建了学习平台。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类培训是 “推动适宜医学技术下沉基层的关键途径”,能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团队的诊治水平,让更多晚期肿瘤患者受益。

IMG_256

(三)前景展望:有望成为重大临床科研成果

从临床实践来看,适温消融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医学界的 “晚期肿瘤治疗难题”,尤其在基层医疗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长期随访数据的积累,以及更多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该技术有望成为 “重大临床科研成果”,为我国晚期肿瘤治疗、基层医疗创新提供重要支撑。

结论

永球适温消融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一部 “基层医生扎根实践、以创新思维突破行业难题” 的奋斗史。从 “宁式小球” 到成熟的适温消融技术,从良性疾病到恶性肿瘤治疗,它不仅验证了 “实践出真知” 的科学真理,更诠释了 “以患者为中心” 的医疗初心。

对于临床医务工作者而言,这项技术的启示在于:医学创新不必依赖高精尖设备,关键在于立足临床需求、突破思维定式;基层医疗并非 “技术洼地”,而是孕育实用创新技术的 “沃土”。未来,随着适温消融技术的广泛推广,必将有更多晚期肿瘤患者摆脱 “被放弃” 的命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